WNBA|2025季後賽:WNBA總冠軍系列賽擴展為「七戰四勝制」

WNBA|2025季後賽:WNBA總冠軍系列賽擴展為「七戰四勝制」

季後賽是集體談判的舞台,WNBA總冠軍系列賽擴展為「七戰四勝制」

WNBA總冠軍系列賽擴展為「七戰四勝制」!隨著 2025 年 WNBA 季後賽於週日正式開打,一批球員同時背負著兩個任務:既要爭奪總冠軍榮耀,也要為聯盟的未來而戰。這並非首次出現類似情況,自 1999 年 WNBA 成為全美第一個簽署集體談判協議(CBA)的女子職業體育聯盟以來,雙方已經歷四次談判。

然而,今年的談判意義卻與以往截然不同。因為此刻,聯盟在收視率、觀眾人數與贊助合約等指標上全線上升,這讓明星球員們不能有絲毫鬆懈。

特別是當 季後賽總決賽首次擴展為「七戰四勝制」,達到職業體育賽事的標準;又或是當聯盟邁向 30 週年里程碑之際,可能會面臨停工風險,這一切更凸顯當下的緊迫性。

從未有過這麼多雙眼睛同時盯著 WNBA,而這也意味著前所未有的機會,能在 10 月 31 日 CBA 截止期限前,讓球員在談判桌上留下深遠的影響力。

雖然近年聯盟崛起的動力主要來自於「年輕世代」,但真正承擔重責的,仍是經驗豐富的老將。因為本屆季後賽,兩屆選秀大會的頭牌新星將全部缺席。

明星新秀的缺席,是否影響熱度?

凱特琳·克拉克(Caitlin Clark),這位對休閒球迷來說最具辨識度的明星,上週宣布自己因左鼠蹊傷勢復原不及,無法趕上季後賽。她所屬的印第安納狂熱(Indiana Fever)雖然自 2016 年以來首次打進季後賽,但卻只能以第七種子身分出戰,並且缺少了這位 NCAA 史上得分王的光環。雖然她的缺席確實拉低了收視上限,但現場觀眾熱情依舊不減。

另一位矚目的新人 佩吉·布克斯(Paige Bueckers),也就是大眾認定將接班克拉克的「年度最佳新秀」得主,因所屬的達拉斯飛翼(Dallas Wings)未能闖進季後賽而提前出局。華盛頓神秘人(Mystics)雖然擁有兩位新秀全明星索尼婭·西特隆(Sonia Citron)與 琪琪·伊里亞芬(Kiki Iriafen),但最終也功虧一簣。芝加哥天空(Sky)前鋒安潔·瑞絲(Angel Reese)則忙著敦促球團補強。當西雅圖風暴(Storm)在週二鎖定最後一個季後賽席次時,也順勢淘汰了洛杉磯火花(Sparks)的兩位 2024 年樂透新秀卡梅隆·布林克(Cameron Brink)與 瑞琪亞·傑克森(Rickea Jackson)

儘管這些缺席看似令人失望,但對於關注度的影響並不嚴重。畢竟,去年只有克拉克曾打進季後賽,而 2024 年總決賽則在五場大戰中創下 25 年來最高收視,年增率高達 115%(ESPN 數據)。今年的季後賽仍由同樣的主角群領銜,因此外界有理由相信,今年的收視與熱度依舊會延續。

老將們的關鍵時刻:不只是比賽,還是「談判籌碼」

這一切,讓舞台留給了資深球星。季後賽正是娜菲莎·柯里爾(Napheesa Collier)、艾加·威爾森(A’ja Wilson)、布瑞安娜·史都華(Breanna Stewart)、艾莉莎·湯瑪斯(Alyssa Thomas)、艾莉莎·格雷(Allisha Gray)以及莎布莉娜·艾恩絲庫(Sabrina Ionescu)發光發熱的時刻。她們必須在決勝時刻證明自身價值,因為聯盟的「蛋糕」正不斷做大。

2026 年起,WNBA 將迎來 年值 2 億美元的歷史性轉播合約,同時最近三支新球隊的加入,帶來 7.5 億美元的擴張費。球員若能在此刻展現統治力,無疑會強化她們在新一輪談判中的籌碼。

這也呼應了傳奇球星坎迪絲·帕克(Candace Parker)的批評。這位三屆總冠軍曾公開表示,球員在全明星賽熱身時穿上「Pay Us What You Owe Us(付給我們應得的)」T 恤,但比賽卻打得像「表演賽」,錯失了「放大聲量」的機會。她在與狂熱隊前鋒艾莉亞·波士頓(Aliyah Boston)主持的播客《Post Moves》中直言:「這是一個額外的機會,卻被浪費掉了。」

相比之下,季後賽才是真正的最佳舞台,它比任何全明星活動都更具分量與曝光。這是頂尖球員們為冠軍、為傳承、也為薪酬與權益而戰的高光時刻。

歷史的回聲與未來的挑戰

對於一個仍年輕的聯盟而言,這場戰鬥不僅關乎冠軍,更關乎勞動保障,為後來的年輕球星留下制度基礎。正如柯里爾在七月強調的,球員專注於「薪資與分潤架構」,並要求獲得「公平且合理比例」的回報。聯盟總裁凱茜·恩格爾伯特(Cathy Engelbert)則回應,WNBA 希望在「顯著提升薪資與福利」的同時,也能讓球團保持獲利與持續投資的可能性。

回顧歷史,前三次 CBA 都是在一月或二月完成簽署,唯一的例外是 2003 年。當時聯盟尚未滿 10 年,市場高度不確定。由於談判拖延,邁阿密與波特蘭的球隊最終解散,奧蘭多奇蹟遷至康乃狄克,猶他之星轉往聖安東尼奧(多年後再搬至拉斯維加斯)。甚至那年的選秀會也被迫延期,NBA 理事會一度威脅取消賽季。最終,雙方才在四月艱難達成協議,保住了聯盟命脈。

如今,WNBA 已不再為生存而戰,但若出現停工,確實會打擊成長曲線。幸運的是,雙方領導層皆強調不會讓僵局演變為長期對抗。

然而,當球員們把聯盟初步提案稱為「一記耳光」時,訊號已經十分明顯。這個時刻,正是她們回敬的一擊,讓所有人無法忽視:球員們值得她們所要求的一切,因為 這門生意正處於繁榮,而她們正是繁榮的核心。

延伸閱讀:NFL|職業美式足球名人堂與cllct攜手發佈歷史級簽名收藏品

延伸閱讀:2026世界盃倒數9個月!美加墨三國備戰、門票熱潮與球迷期待一次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