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LB|MLB交易大限結束!10位潛力新星:紅襪Dustin May、洋基Cam Schlittler、水手Cole Young等人走勢觀察

MLB|MLB交易大限結束!10位潛力新星:紅襪Dustin May、洋基Cam Schlittler、水手Cole Young等人走勢觀察

MLB交易大限結束!10位潛力新星!隨著交易大限塵埃落定,球隊未來幾個月將如何布陣也逐漸明朗。各支有競爭力的球隊紛紛補進新面孔填補缺口,而處於重建期的球隊則清出資深球員,讓出空間給年輕新血登場。

每年夏天的交易活動總會影響球員的定位與未來發展,不論是否被交易,球員們的生涯軌跡往往因此改變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以下這10位球員將是我本季餘下時間特別關注的對象,他們的角色與期待值也因交易大限而出現重大變化。


OF Jesús Sánchez,休士頓太空人

外野手Jesús Sánchez
外野手Jesús Sánchez

太空人今年交易大限最轟動的消息,是與Carlos Correa的驚喜重逢,但他們從馬林魚手中交易來的外野手Jesús Sánchez,也將成為關鍵補強。

由於Kyle Tucker已離隊,主砲Yordan Alvarez仍在傷兵名單,太空人整季缺乏左打火力——全隊左打僅擊出12支全壘打(Alvarez 3支、Caratini 7支、Trammell 2支),為全聯盟最少。Sánchez的加入正是為了填補這項重大缺口。

雖然這位27歲外野手對左投毫無戰力,但他對右投若能發揮長打能力,便可大幅平衡太空人右打偏多的打線。他是馬林魚隊中資歷最深的球員之一,但由於陣中年輕外野手湧現,最終仍被送走,現今在太空人,他有明確的角色定位——負責對右投炸裂。他能否扛住?答案即將揭曉。


SP Dustin May,波士頓紅襪

左投Dustin May
左投Dustin May

今年交易大限一大主軸,就是優質先發投手極度稀缺,許多球隊都無法付出高昂代價來換得王牌。紅襪就是積極追求可控頂尖先發的隊伍之一,儘管沒能成功,但仍交易來兩位較少被討論的投手:左投Steven Matz與Dustin May。

May過去幾年長期受傷,本季雖是道奇最耐投的先發之一,卻因表現不穩與其他大牌投手歸隊,被擠出輪值。他的自責分率4.85在至少投滿100局的85位投手中排名第73,加上自2019年以來首次突破百局門檻,未來能否維持健康與穩定成為大問號。

紅襪球迷雖對球隊未能爭取像Joe Ryan這樣的王牌感到失望,但這並非May的錯。不過若他無法穩定貢獻,可能仍會成為替罪羊。更何況他將於今年冬天成為自由球員,未來這幾場例行賽對其生涯發展將產生極大影響,甚至比留在道奇還更關鍵。


SP Cade Horton,芝加哥小熊

小熊也積極尋求先發投手,但最終只補進幾位短期租借球員:Kittredge、Taylor Rogers與Michael Soroka。雖然Soroka也值得關注,但本段焦點是新秀Horton,他目前輪值地位暫無威脅。

Horton近期狀態火燙,近五場先發有四場無失分。不過他本季至今(小聯盟與大聯盟合計)已投102又三分之二局,遠超去年受傷影響下僅投34又三分之一局的成績,對年輕投手來說,這是非常大的負荷成長。

隨著資深投手Assad與Taillon即將歸隊,小熊可能會讓Horton轉任牛棚,以控管投球局數。然而,他也展現出球隊輪值少數穩定的一面,讓教練團面臨部署兩難。加上小熊未於交易截止日補進更多先發,接下來如何使用Horton,將是球季尾聲的一大看點。


SP Cam Schlittler,紐約洋基

洋基在交易大限主要補強的是野手與牛棚,看來並未將先發投手列為首要目標。然而在王牌Max Fried與Carlos Rodon之外,輪值其他成員經驗有限,其中又以24歲新人Schlittler最不為人知。

Schlittler原本只是深度備用,沒想到經歷Gerrit Cole與Clarke Schmidt雙雙手肘報銷、Marcus Stroman被釋出後,他竟搖身成為輪值主力。此番升格既是他個人成長的證明,也是一連串意外促成的結果。

雖然Luis Gil已傷癒歸隊,但尚需時間調整;另一新秀Will Warren雖能製造揮空,卻難穩定解決打者,這使得擁有高達90英里的速球的Schlittler成為球隊寄望的先發之一。他能否持續進步,將影響洋基衝擊季後賽的命運。


2B Cole Young,西雅圖水手

過去兩個月,水手隊內野有一半是新秀,其中Young鎮守二壘、Williamson則扛三壘。雖然Williamson守備稱職,但打擊火力不足,最終球隊以交易補進Eugenio Suárez填補三壘。

Young則是2022年首輪選進的百大新秀,話題度比Williamson高得多。儘管前30場打擊率僅0.541,但近期漸入佳境,近18場打擊三圍為.264/.391/.491,還轟出一支456英尺的大號全壘打,展現少見的長打潛力。

紙面上來看,Young是這條進攻火力大增的打線中最明顯的弱點(Suárez與明星一壘手Naylor加入),但若他能提供穩定打席與平均水準表現,將讓水手的火力更加全面。他雖不在新人王討論名單內,卻是所有季後賽球隊中新人中最關鍵的一位之一。

細節看更多:聊聊台灣基層員警的困境與體制性問題,這可能比體育更重要!


SP Quinn Priester,密爾瓦基釀酒人

雖非交易大限獲得,但Priester在四月自紅襪被交易來後,成為釀酒人戰績穩定的輪值支柱。他新增卡特球種、捨棄四縫線改用下沉球後,逐漸兌現2019年高中首輪的潛力。

釀酒人已連續贏下他先發的12場比賽,他期間投出2.45 ERA(69又三分之二局)。球隊也因此放手送走Nestor Cortes Jr.,明顯對他有信心。雖不如Misiorowski有爆發力,但Priester擁有極佳的滾地球製造能力,成為球隊衝刺國聯中區冠軍的重要拼圖。


1B/3B Coby Mayo,巴爾的摩金鶯

隨著Mountcastle仍在傷兵名單、O’Hearn被交易,金鶯終於給了曾是頂級新秀的Mayo穩定出賽機會,擔任一壘與指定打擊。但這個窗口不會開太久——Samuel Basallo與Dylan Beavers等強棒新秀即將升上大聯盟,Mayo若表現不佳,恐步Kjerstad後塵,陷入定位尷尬。

他在3A早已證明實力,但防守功能下降(本季只守過3場三壘,無外野紀錄)、打擊表現尚未穩定,讓人擔憂他未來是否仍是金鶯重建藍圖中的一員。不過以Mayo的打擊天賦,爆發也可能隨時到來,現在是他爭取未來的最好時機。


SS Brooks Lee,明尼蘇達雙城

隨著Carlos Correa被交易回太空人,Lee被視為雙城未來主力游擊手的接班者。球隊雖未送走主力投手(如Ryan、Pablo Lopez、Bailey Ober),卻換來Taj Bradley、Mick Abel與Kendry Rojas等潛力新秀,讓球隊2026年重返競爭行列的機率大增。

但在進攻端,除了Byron Buxton外,雙城缺乏真正的建隊核心。Lee的表現也讓人失望,左右開弓打擊兩邊都未能穩定輸出,守備評價也不佳。這位2022年第八順位選進、曾被視為內野重建核心的球員,如今亟需提升表現,否則恐被邊緣化。


INF Ronny Mauricio,紐約大都會

外界曾預測大都會可能用Mauricio、Baty、Vientos或Acuña其中一位年輕內野手做為交易籌碼,但球團總裁David Stearns選擇保留這批人馬,只交易農場新秀。

自從六月從ACL重傷歸隊後,Mauricio擔任對右投的主力三壘手,Baty守二壘、Vientos為指定打擊,Acuña則回到3A。儘管Vientos去年火力驚人,但本季退步明顯;Baty表現穩定,成為可靠角色球員;Mauricio則仍是最具潛力也最未知的那一位。

他的強肩與全方位潛能若能兌現,有望成為大都會打線尾段的重要武器。至於他是否能與Lindor長期搭檔鎮守左側內野,將留待冬天決定。但現在,他握有機會,為球隊爭奪睽違十年的分區冠軍出一份力。


INF JJ Wetherholt,聖路易紅雀

最後介紹尚未登上大聯盟的超級新秀Wetherholt。他是2023年紅雀首輪第七順位選進的內野手,今年展現強大實力,首次完整職業賽季表現亮眼。

他原本是游擊手,也曾守二壘,近期更在3A初次出賽三壘,顯示球團正積極擴大他的守備彈性,為升上大聯盟做準備。

雖然紅雀在交易大限送走多位投手,但仍保留明星二壘手Brendan Donovan,與守備出色的Masyn Winn構成強大中線組合。Wetherholt在3A打出1.179 OPS,已逼近升上大聯盟的臨界點。雖然紅雀本季表現平平,但他極有可能於球季尾聲升上大聯盟,並成為2026年最受期待的新星之一。

延伸閱讀:MLB|洋基簽下投手前田健太,簽約小聯盟並指派至3A

Posted in ML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