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rae Young挺Micah Parsons,其實暗藏個人合約未決的無聲抗議?
老鷹打造Trae Young核心陣容,卻遲遲未延長合約?美國各界對達拉斯獨行俠明星防守端鋒Micah Parsons的續約爭議議論紛紛,但有一位特別的聲音格外引人注目,亞特蘭大老鷹的當家控衛Trae Young。
或許,Young的社群貼文只是單純聲援另一位頂級運動員,沒有其他含意。但令人玩味的是,這則貼文剛好出現在他自己符合延長合約資格約三週後的時間點,7月6日開始,Young已符合簽下新合約的條件。
如果簽下,他的新合約可能高達4年2.29億美元,與De’Aaron Fox剛在聖安東尼奧簽下的條件相同。然而,一個月過去,老鷹隊仍未提出這份延長合約,這讓外界不禁懷疑Young的沉默是否已帶有不滿情緒。
Hawks Have A Trae Young Problem💀
Young對球隊忠誠有目共睹,卻遲未獲得合約承諾
根據ESPN節目《NBA Today》上,Andscape記者Marc J. Spears報導:
「Trae為老鷹做了很多事,他真的投入球隊未來的建構。」Spears說,「他成功說服Nickeil Alexander-Walker與Luke Kennard加盟老鷹,還現身夏季聯盟,與新任總裁Bryson Graham與新高層見面……但目前我聽到的是——從他的推文也能感受到——他對於球隊遲未提出延長合約感到失望。」
Spears並補充,不排除Young選擇打完整個賽季後,再於明年夏天觀察局勢。不過Spears也強調:「以我看來,Trae根本沒什麼好證明的——他就是明星。」
Young的實力與歷史數據:當之無愧的頂級控衛
Trae Young的能力無庸置疑。他是NBA的進攻發動機,曾四度入選全明星、一次入選年度最佳陣容,連三季場均超過20分與10助攻。他在助攻榜上常年名列前茅,上季更拿下聯盟助攻王。歷史上只有Russell Westbrook、Oscar Robertson、James Harden與Isiah Thomas擁有比他更多的「場均20+10」賽季。
他也曾在2021年帶領老鷹隊殺進東區決賽,令人驚艷。
防守短板與球隊成績成為評估變數
然而,Young的防守表現始終是爭議焦點。雖然進攻數據亮眼,但他長期被評為聯盟防守最薄弱的球員之一。這讓老鷹管理層陷入兩難:是否值得為一位進攻天才、但防守漏洞明顯的球員,開出佔據薪資上限30%的巨約,還要綁約至2030年?
自從2021年那波驚奇季後賽後,老鷹整體表現逐年下滑。過去四個賽季戰績僅160勝168敗,東區排名第八,連四年止步附加賽或首輪。即使換過教練、明星搭檔、管理層,整體成果仍不甚理想。
Young雖是球隊門面,卻也是這段平庸時光的象徵人物。老鷹在進攻效率上始終在聯盟前十徘徊,但防守卻也總在後段班。
2024年看似轉機來臨?陣容進化與防守提升
儘管如此,上個賽季老鷹展現出不同以往的氣象。球隊成功從聯盟防守底層擺脫,關鍵在於Dyson Daniels的加入與爆發——他榮獲進步最快球員,並成為年度防守球員票選亞軍。
球隊也在2024年Emirates NBA杯殺進準決賽,Young再次在麥迪遜花園留下高光表現。到了1月底,他們甚至一度在東區排名第七,僅落後第六一場勝差。不幸的是,年輕前鋒Jalen Johnson肩膀受傷報銷,球隊戰力因此崩盤。
雖然最終仍以不到五成勝率結束賽季,再次止步附加賽,但團隊結構、進攻防守平衡看起來更具未來性。
重建有成?補強與選秀雙收
老鷹進入休賽季的狀況相當樂觀。他們擁有年輕有潛力的核心,包括Jalen Johnson、Dyson Daniels、2024選秀狀元Zaccharie Risacher、內線長人Onyeka Okongwu。
接著,他們又在選秀與自由市場一舉大補強:簽下Kristaps Porziņģis、Alexander-Walker、Kennard、喬治亞州天才前鋒Asa Newell,甚至還從鵜鶘或公鹿手中取得一枚無保護2026年首輪籤。
老鷹隊突然擁有了大量的身材優勢、外線火力與防守潛力,搭配Young的進攻指揮官角色,宛如一支量身打造的理想隊伍。根據NBA.com分析,上季老鷹隊在「出手品質」上全聯盟第一,但實際命中率卻只有第17,顯示轉化效率仍待提升。
東區洗牌,老鷹有機會躍升前六
今年東區格局劇變,多隊主力傷退或陣容重組——綠軍、雄鹿與溜馬都面臨重新調整,老鷹看來正處於絕佳跳升時機,甚至有機會爭奪前六名,避免附加賽。
然而,這樣的藍圖仍少了一個重要環節——球團是否願意立即對Trae Young表達長期承諾。
為何還沒續約?時間與策略的博弈
從技術上來說,老鷹不急著續約。Young現行合約還剩兩年,包含2026-27年的球員選項,未來兩年薪資為4600萬與4900萬美元。他在2021年夏天已簽下五年2.15億美元的最大合約,續約時限一直到2026年6月30日。
新任總管Onsi Saleh可能選擇觀望一年,看這支重建完畢的球隊在Young帶領下能打出什麼成績,再決定是否開出續約。而另一個現實是,Daniels與Porziņģis同樣面臨續約議題,資源分配與優先順序變得複雜。
Young會走人嗎?雙方面臨關鍵決策點
風險在於,若Young選擇跳出合約,他將於2026年夏天成為完全自由球員,屆時可能吸引大量市場關注,若老鷹未能及時出手,將面臨失去核心的代價。
一個可能的折衷方式,是給Young一份低於頂薪但長期保障的四年合約,或是像Luka Dončić一樣簽短約高薪,待年資達滿10年後再爭取更高合約自由度。
不過,Young是否會接受讓步,仍是未知數。畢竟,他眼睜睜看著成就不如自己的De’Aaron Fox拿到頂薪,若因此不願退讓,也絕非不可理解。
結語:若未獲新約,Young是否心生動搖?
若Young沒有在新球季開打前獲得續約,屆時他是否會讓失望情緒影響場上表現?這也可能影響老鷹新賽季原本充滿希望的重整之路。
對老鷹而言,這是一支終於圍繞Young完成重建,擁有年輕、具防守能力與投射威脅的戰鬥陣容;若能獲得Young的全心投入與未來承諾,他們很可能將再次成為東區勢力之一。但若雙方關係未能緊密捆綁,任何一個小裂縫都可能導致大破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