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6WBC|2026經典賽!美國欲打造復仇者聯盟!美國陣容、戰力全分析!

2026WBC|2026經典賽!美國欲打造復仇者聯盟!美國陣容、戰力全分析!

2026年的美國隊會更群星雲集嗎?

2026經典賽!美國欲打造復仇者聯盟!美國陣容、戰力全分析!2026 年的世界棒球經典賽(WBC)美國隊,很可能集結史上最多的 MLB 球星。以下是一份假設「所有人都願意出賽」時,美國能夠排出的最佳名單

2023 年的經典賽從多個層面來看都相當成功,其中最大亮點之一,就是有比以往更多的 MLB 球星參與。

這點在美國隊上表現得特別明顯。儘管總教練 Mark DeRosa 的球隊最後在冠軍戰以 2 比 3 不敵日本、與金盃擦身而過,但穿上星條旗的頂尖球星數量仍是空前之多。

如今有跡象顯示:美籍頂尖球員的參與度在 2026 年可能更高。其開端來自「當今最佳打者」Aaron Judge 宣布,他將在明年賽事以隊長身分首次亮相 WBC。Bobby Witt 也剛宣布回歸美國隊——他已成為聯盟頂尖球星之一,相較 2023 年將扮演更吃重的角色

更大的驚喜,是 Paul Skenes 也宣布要出賽。過去基於顯而易見的理由(投手受傷風險高,且年初提早拉上強度被視為更高風險),美國隊一直很難號召到最頂的先發投手

但如果更多頂尖投手願意仿效 Skenes 的做法加入美國隊,這支名單的上限將遠超 2023 年那支群星版。DeRosa 已確定回任總教練;一旦所有最優秀、符合資格的球員都願意打,他勢必得做出一連串艱難抉擇

假設 2026 年的名單規則與 2023 年相同的前提下,美國隊必須選 30 名球員,其中至少 14 名投手、2 名捕手。上次美國隊的配置是15 名投手+3 名捕手,以確保這兩個磨耗極高的位置能保持新鮮度。

有了這些前提,以下是按守位劃分理想化的 2026 美國隊名單

捕手(Catchers)

  • 入選:Cal Raleigh、Will Smith、Adley Rutschman
  • 同時考慮:J.T. Realmuto、Austin Wells、Shea Langeliers、Logan O’Hoppe、Drake Baldwin

Raleigh 憑藉他怪物級的賽季,是一個毫無懸念的選擇。Smith 亦然,而且他是2023 年美國隊成員,這點很可能也會被納入評估權重之中。

Rutschman 在 2024 年末到 2025 年開局的進攻端陷入一段低潮。但時間仍站在他這邊;若把他放在第三捕手的角色,能擁有一名具備雙面打(Switch-hitter)能力、又有他這種天賦的捕手,是極具吸引力的。倘若他持續不在狀況內,Realmuto 很可能在 2026 年再度回歸,畢竟他在 2023 年是關鍵戰力

補充:美國隊在 2023 年帶三捕,其實是為了「日程緊湊、捕手負載超高」的賽制量身打造;Raleigh 的長打、Smith 的穩健配球與打擊天花板、Rutschman 的開關打擊+領導氣質,構成功能互補的搭配。

一壘手(First Basemen)

  • 入選:Bryce Harper、Pete Alonso
  • 同時考慮:Matt Olson、Paul Goldschmidt、Spencer Torkelson、Michael Busch

Freddie Freeman 在 2023 年替加拿大隊出賽,因此在本次推演內暫時不列入美國隊名單;但若他改變心意、加入美國隊,當然會受到歡迎

Harper 原本應是 2023 年美國隊的頭號招牌,但因傷錯過賽事。此番他若願意極可能穿上國家隊戰袍。

Alonso 是 2023 年成員之一、今年又打出耕耘級進攻表現,若 Freeman 不在,他就是易位而上的第二人選。不過,自由球員身分可能讓事情複雜化——Alonso 在本季結束後可選擇跳脫與大都會的合約,若他這麼做,在自由市場期間承諾打 WBC 會比較困難。若 Harper 或 Alonso 任何一人無法參賽Matt Olson顯而易見的替代人選。

補充:把 Harper 視為一壘的主要登錄位,能最大化他現在的健康與守備配置彈性;Alonso/Olson 等純長打型一壘的輪替,則讓美國隊在短期錦標賽擁有連場輸出的火力保險

二壘手(Second Basemen)

  • 入選:Mookie Betts
  • 同時考慮:Brendan Donovan、Brice Turang、Bryson Stott、Nico Hoerner

Betts 今年主要擔任游擊,而美國在游擊位置的選擇其實明顯優於二壘。上一屆美國隊完全沒有帶「純二壘手」,這次也可能再度如此

補充Betts 的多守位價值(外野、二、游)是國際賽的黃金資產;二壘如果不帶正牌二壘手,等於把名額騰給其它「顯著升值」的戰力點(如多一名捕手、多一名先發投手或速度/防守特化外野)。

游擊手(Shortstops)

  • 入選:Bobby Witt Jr.、Trea Turner
  • 同時考慮:Gunnar Henderson、Jacob Wilson、CJ Abrams、Dansby Swanson

Henderson 是整份名單中最難割捨的人之一,未來幾個月他完全有機會靠表現把自己打進名單

他仍是非常優秀的打者,但他的 OPS 從 2024 年的 .893 下滑到 2025 年的 .769。他面臨的競爭來自三位 2023 年的美國隊成員——他們至今仍是優質的球員

如果只看 MLB 數據,Henderson 或許比 Turner 更該入選;但 Turner2023 年美國隊的「英雄」,在國家隊層面要把他排除,極為困難Witt Jr. 則在 2024 年拿下美聯 MVP 票選第二,到了 2026 年他**理應扮演遠勝於 2023 年「代跑」**的核心角色。

補充Turner 的經典賽履歷+關鍵一擊,在短期淘汰賽的「化學效應」難以量化但極具影響力;Witt 提供速度、防守、長打與攻守跑三拍子的全面保險

三壘手(Third Basemen)

  • 入選:Alex Bregman、Austin Riley
  • 同時考慮:Matt Chapman、Nolan Arenado、Ernie Clement、Josh Jung

Bregman 願意為美國隊效力,他會是極容易的選擇。需要注意的是,他在紅襪有合約選擇權(opt-out)

Arenado 過去是很棒的美國隊成員,但他在 2025 年已經連續第二季處於「打擊中段水準」。他仍然可能進入考慮,但以產出來看,Chapman 與 Riley 似乎更勝一籌

補充:三壘是美國傳統富礦Riley 的長打輸出、Bregman 的打席品質與季後賽大場面經驗,使此位的攻守兼備度相當安全。

外野手(Outfielders)

  • 入選:Aaron Judge、Corbin Carroll、Kyle Tucker、Pete Crow-Armstrong
  • 同時考慮:James Wood、Jackson Merrill、Byron Buxton、Steven Kwan、Mike Trout

外野是美國隊野手群最深的位置,取捨最困難

考量 Betts 也能支援外野,因此搭配三位左打輔佐 Judge 並無不可。Carroll 自 2022 年升上大聯盟以來一直是最頂尖的年輕球員之一,本季在右手腕骨折前打擊又再度升級。他本季幾乎固定守右外野,但必要時也能回到中外野

Tucker 是 2023 年美國隊成員,當時有不錯表現,而他在 2025 年也仍是產能穩定。不過,自由球員身分也可能影響他的參賽意願。

Judge、Carroll、Tucker 三人全數參賽,則最後一個外野名額多半會在 Crow-Armstrong(PCA)與 James Wood 之間二選一。Wood 是大聯盟頂尖年輕長打者之一,但 PCA頂尖防守者與跑壘者。在大賽板凳價值上,PCA 因功能性而略勝

Trout 作為 2023 年美國隊長,理當被禮貌性提及;但他今年受了重大傷勢,而且數據早已出現下滑。若他最終入選,可能更看重領導與忠誠,而不是與此批外野群相比的純產能

補充PCA 在短期賽制的**「第九局守備與代跑用途」**價值驚人;Wood 若以火力趨勢碾壓春訓,亦可能反客為主。

指定打擊(Designated Hitters)

  • 入選:Kyle Schwarber
  • 同時考慮:Ben Rice

有人會說:不必特別帶一個 DH,把名額留給那些差一點進名單的超高天才(例如 James Wood)也行。

Schwarber2023 年美國隊的要角(冠軍戰對達比修有轟出全壘打),同時他也被公認為俱樂部氣氛的核心人物。更重要的是,他正迎來生涯最佳的進攻球季。除非未來兩個月狀況大幅下滑,否則要把他排除在名單之外,很難

補充:國際賽是短時間高壓容錯低的舞台;Schwarber 的「一棒決生死」屬性,搭配更衣室領導,是名單的黏著劑

先發投手(Starting Pitchers)

  • 入選:Paul Skenes、Tarik Skubal、Logan Webb、Zack Wheeler、Garrett Crochet、Mackenzie Gore、Max Fried
  • 同時考慮:Hunter Brown、Hunter Greene、Chris Sale、Bryan Woo、Michael King、Clay Holmes、George Kirby、Joe Ryan

也許某個角度看,有幾位投手不願承諾打 WBC 反而「好事」,因為在先發群裡頭要做取捨超級困難

Skenes 與 Skubal 務必入選,毫無疑問Webb 亦然——他正迎來生涯最佳賽季,不靠狂暴三振也能贏球Wheeler 長年是國聯最穩定、最頂尖的投手之一,可靠度極高、ERA 再度壓在 3.00 以下Fried 在轉戰洋基的第一年完成升級

這使得Crochet 與 Gore 要和 Greene(以及其他人)競逐最後兩個名額。這群年輕先發仍在上升期Crochet 與 Greene 都有傷病史,而 Greene 今年已經缺陣一段時間,因此他成了最後被割捨的那位。若他保持健康、延續今年身手,完全有可能在最後一刻擠掉任何人,搭上國家隊。

補充Skenes/Skubal/Wheeler/Webb 構成的四天王輪值,在短期賽制足以「用投手群壓比賽節奏」;Crochet/Gore 提供左投的角度與爆發Fried 則是大賽履歷+地板極高的保險。

2026WBC美國隊欲組成最強隊伍
2026WBC美國隊欲組成最強隊伍

後援投手(Relief Pitchers)

  • 入選:Tanner Scott、Josh Hader、Luke Weaver、David Bednar、Jake Bird、Tommy Kahnle、Danny Coulombe、Will Vest
  • 同時考慮:Lucas Erceg、Eric Orze、Chris Martin、Kyle Finnegan、Matt Strahm、Hunter Gaddis

這是變動最大的一組名單,一個月後看起來都可能長得很不一樣。但目前這套組合,是有履歷本季表現頂尖混合體

Scott 與 Hader 是擁有關門經驗兇惡左投。Scott 今年雖有幾個不理想時刻,但他仍交出不錯的 ERA低於 3.00 的 FIP。在 Devin Williams 狀態起伏之際,Weaver 為洋基穩住了牛棚後段。他確實遭遇過腿筋傷勢缺陣,值得持續觀察。

Coulombe 提供另一名「本季誇張表現」的左投;Bednar 已經找回身手、再度展現主宰級的關門氣勢Kahnle 則從右側投出不同型態的球路視覺Vest 雖然低調,但卻是老虎崛起的關鍵拼圖之一;Bird 即使在庫爾斯球場主場環境下仍能投出成績,相當難能可貴

補充:國際賽「後援車輪戰+對位調度」頻繁;左右火力配置+球路型態多樣是牛棚挑選的指導原則。

最終名單(Final Roster)

野手(Position Players)
Cal Raleigh、Will Smith、Adley Rutschman、Bryce Harper、Pete Alonso、Mookie Betts、Bobby Witt Jr.、Trea Turner、Alex Bregman、Austin Riley、Aaron Judge、Corbin Carroll、Kyle Tucker、Pete Crow-Armstrong、Kyle Schwarber

投手(Pitchers)
Paul Skenes、Tarik Skubal、Logan Webb、Zack Wheeler、Garrett Crochet、Mackenzie Gore、Max Fried、Tanner Scott、Josh Hader、Luke Weaver、David Bednar、Jake Bird、Tommy Kahnle、Danny Coulombe、Will Vest

關鍵總結
這是一支在每個位置都具備頂尖天賦、同時彈性極高的名單。短期賽事沒有任何保證,但這套組合很輕易就會是史上最強的美國隊。如果最終名單與此相近,美國隊理應再次角逐金牌

加碼補充

  • 關於名單規則:WBC 的「至少 14 投、至少 2 捕」設計,主要考量到春訓時程、投捕磨耗,以及短期間密集賽事的負荷管理。2023 年美國隊帶到 15 投、3 捕,是在「強度+備援」之間取得平衡。
  • 投手參賽的風險與誘因:對 MLB 先發而言,提早拉強度最常被放大的風險是肩肘負荷與出力節奏不穩;但另一方面,穿國家隊戰袍的榮耀與品牌價值、以及在高壓淘汰賽磨練大場面,也成為越來越多頂尖投手的參與動機。
  • 化學效應:像 Turner(2023 英雄)、Schwarber(關鍵長打+更衣室領導)、Judge(隊長),這些在短賽制的「無形加成」,常常在一局之內、甚至一個對決就改變走勢。
  • 多功能位的價值Betts(內外野多職能)、PCA(極致守備+跑壘)、Witt(攻守跑全能),都是為了讓 DeRosa 在高密度賽程中,能以最小名單、得到最大勝率空間

延伸閱讀:MLB|2025MLB季後賽前瞻:費城與紅襪狀態火燙!道奇與小熊卻跌跌撞撞!

延伸閱讀:2026 WBC美國隊陣容搶先看!打造最強的美國隊!

Posted in ML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