勒布朗‧詹姆斯首次變成頂級副手?要列出NBA的最佳球員很容易,但籃球既講天賦也講化學反應。每支30支球隊內都有一套階級秩序,場上五名球員是否理解並執行自己在這套秩序中的角色,與他的個人技術一樣重要。
雖然雷霆與溜馬上季成功很仰賴板凳深度,我們也理解教練常說「關鍵在誰打最後而不是誰先發」,但追求一組最契合的五人單位仍是首要之務。我們榜單上去年的先發前三強,雷霆、尼克與灰狼,其中三隊都打進了分區決賽。
本系列將對各隊先發做排名,從更宏觀的角度觀察聯盟。理想的先發陣容應該有:一位超級球星、一位願意輔佐的二當家、一位清楚自身定位的第三選項、第四選項,以及一位負責把一切串起來的第五先發,清晰的1、2、3、4、5號。你的球隊距離理想有多近?
什麼是二當家?以下是球爺對NBA二當家的定義:
他通常是球隊進攻端的第二選擇。他可以是全明星。事實上,若你想爭冠,他最好得是全明星。也許他的技術層級比頭號球星略低;也許他的技術組合更互補;又或者他的性格更願意退讓。
無論如何,最重要的是他明白自己不是No.1。當二當家認為自己是老大時,球隊達不到極限。所有偉大的球星都有名人堂等級的二當家,且彼此都清楚定位。比爾‧羅素有鮑伯‧庫西;麥可‧喬丹有史考提‧皮本;賴瑞‧柏德有凱文‧麥克海爾;卡里姆‧阿布杜勒-賈霸先有奧斯卡‧羅伯森,後來又有魔術強森,之後兩人還完成權位轉換。俠客‧歐尼爾有柯比‧布萊恩,柯比之後又有保羅‧加索爾。位置最後總會自己歸位。
我們還要補充:防守是一種互補技能!而且對二當家來說也許是最重要的。如果球隊的一號人物是高持球型,幾乎總是如此,那他在進攻端的責任會讓防守端出現需要被補位的空檔。副手如何支援主將,與他的運動能力或技術一樣重要。當你是第二選項時,得多做一些髒活累活。
接下來的問題是:我們該按純實力排名,還是按他們與一號主將的互補程度?就把它視為兩者綜合吧,這也讓這個排行更帶主觀色彩。我們把所有二當家排了名,歡迎就各自的價值與我們辯論,我們也樂在其中。如何?
最後說明:我們參考了各地隨隊記者對先發名單與球員定位的回報。感謝每一位提供名單的人,名單太多無法在此一一致謝。我們也明白,本文列出的每位球員未必都會出現在開幕戰先發。傷病會發生,教練也會改變主意。但這是我們對各隊最常見輪換的最佳推測。
預測25-26 NBA 今年的五大二當家
週一我們已經排過各隊的頭號主將。事不宜遲,以下是你今年的五大二當家
1.奈倫‧威廉斯(Jalen Williams),奧克拉荷馬城雷霆
歡迎來到我們2025年最具爭議的決定。
威廉斯現在比勒布朗‧詹姆斯更強嗎?這點值得討論。詹姆斯上季在傳統數據上更勝一籌。他交出24-8-8,而威廉斯是22-5-5,且詹姆斯得分效率也更好。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什麼詹姆斯入選年度第二隊,而威廉斯是第三隊。
然而,威廉斯上季在多項進階數據上超過詹姆斯,包括Daily Plus-Minus等指標。這很可能是因為他同時入選了年度防守第二隊,而且能、也確實去防守五個位置。他在攻防兩端的影響面 arguably 更廣。季後賽就更明顯了:詹姆斯與其湖人以第三種子、被看好的一方,卻在首輪被明尼蘇達灰狼五場淘汰。威廉斯則是在手腕受傷且休賽期動刀的情況下,幫助頭號種子雷霆奪冠,還在總冠軍賽關鍵的第五戰砍下40分。
而有一點幾乎無庸置疑:就「作為共同主角、襯托一號人物」的契合度而言,威廉斯對奧克拉荷馬城的吉爾吉斯-亞歷山大,比詹姆斯之於洛杉磯的東契奇更為合拍。詹姆斯與東契奇的高持球技能有重疊,且兩人彼此在防守端也無法相互補位。相對地,威廉斯完全就是OKC所需的那個人,有時能做得更多,但很少會做得過頭。他能做一點每件事,而且真的去做。
如果你需要詹姆斯做「所有事」,他在任何一晚也許仍做得到。但若要我回答:誰是在整個賽季(含季後賽)裡,最好的「二當家」?我會選一位24歲、冠軍球隊的上升副手,而不是一位將因坐骨神經痛缺席季初的40歲傳奇,即便那位40歲是勒布朗本尊。

2.勒布朗‧詹姆斯(LeBron James),洛杉磯湖人
關於詹姆斯,還有什麼可說的?他毫無疑問與喬丹、賈霸、羅素同列「NBA傳奇的總統山」。你要怎麼排序是你的事,但沒有人像詹姆斯一樣把偉大維持這麼久。我們提到他已40歲了嗎?
在40歲高齡仍能位列聯盟最佳「二當家」之林,需要多強?你得仍具備全NBA等級的表現。詹姆斯也證明了,只要健康,他仍是聯盟前15的球員。不可思議的是,自2004年以來他從未缺席過任何一季的年度陣容。
至於本季?開局不算理想。坐骨神經痛至少會讓他錯過第23個賽季的第一週。當「40歲」與「坐骨神經痛」被放在同一句話裡,光是聽就會替他腰背發酸。但我們談的是勒布朗,他當了二十多年的超級人類,在終場哨響前,我們不會相信時間老人已經擊敗了他。
話雖如此:他與東契奇的適配性仍有疑問,特別在防守端。上季當詹姆斯與東契奇同在場時,湖人每100回合失分達到117分,若拉成整季將排名聯盟第26。這個弱點成了致命缺陷,而湖人在夏天也沒有明顯補強該處,選擇以迪安德烈‧艾頓作為護框者。
還有一個問題:詹姆斯是否真正接受自己是湖人的「第二選項」。他生涯從未扮演過這個角色,直到現在。儘管自從洛杉磯得到東契奇後,他說了所有正確的話,但從口頭到實際,仍有一段距離。
3.艾文‧莫布里(Evan Mobley),克里夫蘭騎士
除了威廉斯之外,莫布里是唯一同時入選年度最佳陣容與防守陣容的球員,分別為年度第二隊與防守第一隊。他還榮獲年度最佳防守球員。
這位24歲的長人,上季場均約19分、9籃板、3助攻,投籃命中率分別為56%、三分37%、罰球73%。這數字或許不算耀眼,但他在場上幾乎無所不能,身高接近七呎,打法被不少人拿來比擬年輕時的凱文‧賈奈特(Kevin Garnett)。進攻端,他能從外線、中距離乃至低位多點威脅,既能得分也能傳導、設掩護創造空檔。防守端,他可守五個位置,無論外圍還是籃下都能勝任。他擁有理想的長度、運動能力與技巧。
他是否像賈奈特那樣對超級巨星地位充滿狂熱追求?這是問題所在。因為克里夫蘭是否能從這兩年止步第二輪的球隊,蛻變成爭冠隊伍,關鍵就在莫布里的成長幅度。這份排名給了他信任票,認為他有潛力更上一層樓。
4.吉米‧巴特勒(Jimmy Butler),金州勇士
巴特勒在去年此項評比中仍是邁阿密熱火的頭號選手,而且是相當優秀的一號。他曾帶領熱火闖進2020與2023年的NBA總決賽,但當球隊陣容逐漸老化、再也無法衝頂時,他提出交易要求。
最終他來到金州,而勇士在他加入後戰績驚人。在他出賽的期間,球隊打出23勝7敗的成績,當他在場時,每100回合淨勝對手超過10分。季後賽首輪,他們淘汰了西區第二種子休士頓火箭;直到斯蒂芬‧柯瑞受傷,球隊才在西區準決賽止步。
雖然巴特勒在需要時仍可擔任真正的主攻手,但他的技術組合恰好完美襯托任何超級球星,包括柯瑞。他能在防守端製造失誤,卻不輕易在進攻端出現失誤;他能靠造犯規頻頻站上罰球線,但自身防守又少犯規。他贏得「球權對換率」,這種細節長期下來的價值驚人。14年的職業生涯中,他靠這份堅韌與紀律贏下的比賽遠多於輸球。

5.卡爾-安東尼‧唐斯(Karl-Anthony Towns),紐約尼克
若巴特勒知道唐斯在這份榜單上與他距離這麼近,想必會驚訝。唐斯曾被視為「不會贏球」的球員,長年在明尼蘇達灰狼錯過季後賽。直到2024年,他以球隊第二核心身分,協助安東尼‧艾德華茲(Anthony Edwards)帶隊闖入西區決賽;之後被交易至紐約,並協助賈倫‧布朗森(Jalen Brunson)的尼克打進2025年東區決賽。
沒錯,卡爾-安東尼‧唐斯,如今是名貨真價實的「贏球球員」。根據 Cleaning the Glass 網站統計,尼克在他上場時,每百回合淨勝對手7分;到了季後賽更優(+8.7),他們甚至淘汰了衛冕冠軍波士頓塞爾提克。
當然,仍有人擔心唐斯與布朗森的防守問題最終會限制尼克的上限,使他們難以真正奪冠。不過,東區當下比以往開放。若他們想更進一步,唐斯的防守進步將是關鍵。不過以現況來看,他仍是年度第三隊成員,場均繳出24分、13籃板、3助攻的成績,投籃命中率高達53%,三分命中42%,罰球83%。
很難挑毛病,這樣的表現,實在相當出色。
延伸閱讀:NBA 2025-26 頭號球星排行:誰才是NBA NO.1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