歐籃|歐洲籃球激戰:蒙特內哥羅險勝瑞典,塞爾維亞、土耳其與德國維持不敗

歐籃|歐洲籃球激戰:蒙特內哥羅險勝瑞典,塞爾維亞、土耳其與德國維持不敗

蒙特內哥羅險勝瑞典,塞爾維亞、土耳其與德國維持不敗!歐洲籃球錦標賽(EuroBasket)的小組賽進入白熱化階段,每一場比賽都像是拉滿了弦的弓,隨時可能崩斷。週一晚間,在芬蘭坦佩雷的球館裡,芝加哥公牛中鋒尼古拉·武切維奇(Nikola Vucevic)扮演了蒙特內哥羅的救世主。他攻下 23 分、抓下 15 個籃板並送出 4 次助攻,幫助球隊以 87 比 81 擊退瑞典,終於拿下本屆賽事的第一場勝利,保住了晉級十六強的希望。

武切維奇的肩膀:一場必須贏的比賽

這場比賽對蒙特內哥羅而言,不只是「勝負」,而是「生死」。連續幾場比賽的低迷,讓他們必須在對瑞典的這一役拼盡全力。武切維奇像是一名真正的領袖,他在內線的存在感宛如巨石壓頂,不僅靠得分扛住節奏,更靠籃板與防守穩定軍心。

比賽過程並非一帆風順。上半場結束時,蒙特內哥羅還以 40 比 34 取得領先,看似局勢穩定。但第三節,瑞典隊在更衣室調整後如換了一支隊伍,以 31 比 24 的攻勢反超比分。那一刻,現場空氣凝固,彷彿時間都放慢了。

瑞典的佩萊·拉爾森(Pelle Larsson)火力全開,單場豪取 28 分,讓蒙特內哥羅一度陷入泥沼。可比賽最精彩的地方,往往就在最後幾分鐘。凱爾·奧爾曼(Kyle Allman)在比賽最後不到兩分鐘內連得 10 分,硬是把球隊從懸崖邊拉了回來。當他投進最後一球時,場邊蒙特內哥羅球迷的吶喊彷彿撕裂空氣,他們知道,這一場勝利不是偶然,而是血與汗的結晶。

小組賽格局:四地開戰,16 強門票爭奪

本屆 EuroBasket 的小組賽共有 24 支球隊,分布在四個不同的國家進行比賽。每個小組前四名才能晉級,9 月 6 日到 14 日,淘汰賽將在拉脫維亞的里加展開。

蒙特內哥羅的情勢仍危險,但並非沒有希望。接下來他們將迎戰尚未取勝的英國隊,對手被普遍視為本組最弱的一環。若能再下一城,他們就有望攜手晉級,續寫故事。

塞爾維亞的「三個Nikola」:強勢橫掃

在另一邊,塞爾維亞則展現了「籃球王國」的霸氣。他們以 82 比 60 輕取捷克,送給對手四連敗,也徹底斷絕了捷克的晉級希望。

這支塞爾維亞隊的恐怖之處,在於他們同時派上了三名「尼古拉」:尼古拉·約維奇(Nikola Jovic)、尼古拉·約基奇(Nikola Jokic)、尼古拉·米盧蒂諾夫(Nikola Milutinov)。比賽一開始,他們就打出 27 比 5 的兇狠攻勢,把捷克完全壓制在地板上。米盧蒂諾夫此戰拿下 12 分、7 籃板與 2 抄截,雖數據不算誇張,但他的防守與卡位,讓比賽早早失去懸念。

更有意思的是,塞爾維亞的勝利,順帶讓地主拉脫維亞搭上了十六強的末班車。這就是籃球世界的奇妙:有時候,你的晉級並非靠自己,而是來自千里之外的另一場比賽。

德國痛宰英國:碾壓式的勝利
德國痛宰英國:碾壓式的勝利

德國痛宰英國:碾壓式的勝利

同樣保持全勝的,還有德國。他們以 120 比 57 痛宰英國,分差高達 63 分,堪稱一場屠殺。比賽初期,英國隊還勉力支撐,但到了中段就完全潰敗,像被巨浪拍翻的小舟。

德國隊的弗朗茲·瓦格納(Franz Wagner)僅用 18 分鐘,就繳出 18 分 10 助攻的雙十數據;特里斯坦·達席瓦(Tristan Da Silva)更豪取 25 分。這樣的火力,讓比賽早早失去懸念。

對德國而言,這場勝利不只是比分上的勝利,而是一次展示實力的「公開信」——他們要告訴所有對手:我們不只是全勝,更是全力以赴。

土耳其的突破:睽違已久的四連勝

來自 A 組的土耳其,也延續了全勝之姿。他們在里加以 84 比 64 擊敗愛沙尼亞,從比賽開局便牢牢掌握主導權,首節就建立 12 分差距。

火箭中鋒阿爾佩倫·森根(Alperen Sengun)再度扮演關鍵角色,攻下 21 分、8 籃板與 5 助攻。他在場上的靈巧腳步與精準傳球,使得比賽節奏始終在土耳其掌控之下。這是自 2009 年以來,土耳其首次在 EuroBasket 取得四連勝,對這個擁有深厚籃球底蘊的國家而言,格外具有象徵意義。

愛沙尼亞則跌到 1 勝 3 負,最後一場將對上葡萄牙,而土耳其則將面對塞爾維亞,爭奪小組頭名。

波爾辛吉斯的拉脫維亞:主場的堅持

在地主拉脫維亞的比賽裡,他們以 78 比 62 擊退葡萄牙,戰績提升至 2 勝 2 負。克里斯塔普斯·波爾辛吉斯(Kristaps Porzingis)如同球隊的旗幟,攻下 21 分、9 籃板、3 助攻與 1 次阻攻。主場觀眾的吶喊,讓每一次進球都像是擊鼓催戰。

對拉脫維亞而言,這場勝利不只是數字,更是一種精神的支撐。他們要在主場挺到最後。

立陶宛的驚險:將地主芬蘭拉下馬

另一場焦點戰,立陶宛以 81 比 78 險勝地主芬蘭,成功鎖定十六強席位,並送給芬蘭首敗。

阿祖奧拉斯·圖貝利斯(Azuolas Tubelis)拿下 12 分與 11 籃板,洛卡斯·尤庫拜提斯(Rokas Jokubaitis)則繳出 16 分與 9 助攻,但他在末節受傷退場,為勝利蒙上一層陰影。

芬蘭球星勞里·馬爾卡寧(Lauri Markkanen)上半場僅得 7 分,但下半場奮起直追,最終收下 17 分、11 籃板與 6 助攻。然而,即便他的表現漸入佳境,仍無法阻止球隊以 3 分飲恨。

這場比賽的張力,讓人屏息。主場觀眾在最後時刻仍拼命吶喊,卻只能看著立陶宛將勝利帶走。

歐洲籃球的多重敘事

EuroBasket 從來不只是一場場比賽,它更像是一幅立體的拼圖。蒙特內哥羅的絕地反擊,是小國不願放棄的吶喊;塞爾維亞的三尼古拉,展現了籃球帝國的底蘊;德國的屠殺,是新一代崛起的宣言;土耳其的四連勝,則是老牌強權再度昂首的證明。

在這些故事的交錯裡,我們看見的不只是數字,而是情緒、文化與身份的碰撞。當拉爾森單場 28 分卻仍抱憾,當波爾辛吉斯在主場成為支柱,當馬爾卡寧拼到最後一刻,這些細節都在提醒我們:籃球,不只是競技,它更是民族的寄託與球迷的集體記憶。

隨著小組賽逐步收尾,每一場比賽都像是命運的賭局。或許有人會說,這只是十六強門票的爭奪;但對於場上的球員與場邊的觀眾,這卻是一次次用心跳與汗水拼湊出的故事。

EuroBasket 的舞台,從來都不是單純的籃球比賽,而是歐洲精神的一面鏡子。

延伸閱讀:NBA|林書豪宣布退休!「Linsanity」15年傳奇落幕!

延伸閱讀:足球|輸球後情緒爆炸!邁阿密前鋒蘇亞雷斯向音速隊職員吐口水

延伸閱讀:尼古拉‧約基奇與「大三元熱潮」!NBA是否該再度限制得分?

Posted in NB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