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7歲塔圖姆重傷賽季報銷!東區準決賽G4最後3分42秒,塞爾提克當家球星塔圖姆(Jayson Tatum)在爭搶地板球時突然倒地,右手猛捶地板後用毛巾掩面,這個沒有肢體接觸的受傷瞬間,讓TD花園球場2萬名球迷瞬間安靜。賽後診斷確認右腳阿基里斯腱完全斷裂,不僅宣告衛冕冠軍的季後賽之路蒙上陰影,更成為本季季後賽第二位遭遇此重傷的全明星球員。
兩大巨星接連倒下 季後賽變傷兵墳場
就在塔圖姆受傷前4天,公鹿後衛里拉德(Damian Lillard)才在對溜馬的系列賽遭遇左腳阿基里斯腱斷裂。兩位正值巔峰的球星接連報銷,讓NBA醫療團隊開始檢視本季密集賽程與球員負荷的關聯性。數據顯示,近5年阿基里斯腱傷勢發生率提升23%,尤其集中在背靠背比賽後的第四節。
「當你看到塔圖姆那種等級的球員在非碰撞情況下受傷,這絕對是聯盟需要正視的警訊。」某隊醫匿名透露。值得注意的是,塔圖姆本季場均上場時間高達36.4分鐘,在季後賽更暴增至39.2分鐘,疲勞累積可能是潛在因素。

從布萊恩(Kobe Bryant)到杜蘭特(Kevin Durant)那些阿基里斯腱倖存者們
翻開運動醫學史,阿基里斯腱斷裂被視為職業運動員最致命的傷病之一,但仍有不少傳奇人物成功復出:
- 布萊恩在2013年受傷時已35歲,術後240天就重返賽場,雖然爆發力不復以往,仍開發出更精準的後仰跳投
- 杜蘭特2019年總決賽帶傷上陣導致斷裂,休養18個月後竟能場均砍28.8分,證明現代醫學的突破
- 老鷹名宿威爾金斯(Dominique Wilkins)32歲受傷後,隔年繳出29.9分的逆天表現,堪稱醫學奇蹟
不過也有像費城人強打霍華德(Ryan Howard)的案例,2011年國聯分區賽跑壘時斷裂後,全壘打產量直接腰斬,證明這傷勢對需要爆發力的運動員殺傷力多大。

NFL的四旬鬥士 羅傑斯(Aaron Rodgers)的驚人復健
美式足球場上,39歲的羅傑斯去年代表噴射機首秀就遭逢此劫,卻只花77天就回到訓練場。雖然最終選擇整季報銷,但這位四屆MVP證明:「年齡從來不是復健的藉口。」他的秘密武器?每天6小時的水療配合紅外線療法,這種近乎偏執的恢復方式連隊醫都咋舌。
現代運動醫學的兩難
費城老將葛拉漢(Brandon Graham)34歲受傷後,隔年反而創下生涯新高的11次擒殺。「現在我們有幹細胞注射、超音波引導手術等新科技,」運動醫學專家崔維斯博士分析:「但球員往往急著復出,導致二次傷害風險大增。」目前阿基里斯腱手術後平均恢復期已從12個月縮短到8-10個月,可是完全恢復爆發力仍需18-24個月。
塞爾提克的衛冕危機
失去場均26.9分的塔圖姆後,綠衫軍只能指望布朗(Jaylen Brown)和波爾辛吉斯(Kristaps Porzingis)扛起得分重擔。教練馬祖拉(Joe Mazzulla)緊急啟用豪瑟(Sam Hauser)先發,但替補火力銜接將成隱憂。更棘手的是,塔圖姆合約中設有「傷病特例條款」,若確認下季也報銷,管理層將面臨5000萬美元的薪資空間難題。
那些年我們追過的阿基里斯腱
從1992年威爾金斯開始,這條人體最粗肌腱已奪走無數球星巔峰期。有趣的是,受傷當下球員往往描述「像被人在腳後跟踢了一腳」,其實是肌腱斷裂回彈的錯覺。隨著運動科學進步,近年復出成功率已從40%提升到68%,但像塔圖姆這種需要大量橫移變向的鋒線球員,回歸後能恢復幾成功力仍是未知數。
當塔圖姆被攙扶離場時,轉播單位意味深長地重播了他去年奪冠後嘶吼的畫面。對29歲正值巔峰的超級巨星來說,這次重傷不只是身體的考驗,更是心理的漫長馬拉松。或許正如杜蘭特曾在推特寫的:「當肌腱斷裂的聲音響起,你才會真正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。」